5月24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唐宁街10号宣布,将于6月7日辞职。英国延宕了三年的“脱欧”进程也随之走到了一个新的分岔口。
目前,包括二次公投在内的“脱欧”所有选项都仍存在可能性,未来英国“脱欧”前景仍迷雾重重。分析人士称,英国国内目前唯一达成的共识依旧只有不确定尽头的延期,“脱欧”的结局走向究竟如何,目前仍无人知晓。
《华盛顿邮报》25日分析认为,随着梅的离去,无协议脱欧,即硬脱欧的可能性更大。
特雷莎·梅在24日的辞职演说中表示,保守党新领袖的选拔工作将于下周开启。根据规则,保守党议员们将通过两个阶段选举,把候选人的数量压缩至两名,并经由所有议员投票选出最后的夺魁者。这一进程预计将在7月中旬前完成。
目前,保守党内部大致分为“硬脱欧派”,以及对“脱欧”持温和政见者两大阵营。前者的潜在候选人包括人气长期居高的前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多米尼克·拉布等。另一大阵营大多为特雷莎·梅的支持者们,主要包括英国外交大臣亨特、内政大臣贾维德、环境大臣戈夫等。
有政客担心,强硬派的候选人将竞相提出最“硬”的“脱欧”方案,最终导致英国走向“无协议脱欧”。而保守党中间派的一位内阁部长表示,如果选举中保守党被“硬脱欧”候选人拉向右翼,温和派不会保持沉默,他们将脱离该党。
鲍里斯·约翰逊被广泛认为是接替梅的领跑者,但他将是众多竞争者中的一员,外交大臣亨特24日已经宣布了他的候选人资格,预计还会有许多其他人效仿。
专家分析继任者人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研究员叶江给出的潜在人选是5月22日刚刚辞去下议院领袖一职的安德里亚·利德索姆。
“年‘脱欧’公投通过后,时任首相卡梅伦辞职,那时利德索姆在保守党内的呼声与特雷莎·梅差不多高,但利德索姆之后因针对特雷莎·梅的歧视性语言(讽刺特雷莎·梅没有子嗣——编者注)而落选。”叶江接受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