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克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史新论帝国边缘的医学传教 [复制链接]

1#

医史新论

帝国边缘的医学传教

作者简介

多米尼克·默德斯(DominikMerdes),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史系研究员;本文译者:谷晓阳,首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摘要

20世纪的前几十年,当中国精英阶层接纳西方生物医学,并开始将之传播给大众时,它依托于由医学传教设施、新兴国家机构和工业资本组成的网络而发展。经过一系列医学化的过程,中国被进一步纳入与寄生虫学、细菌学和工业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热带医学”话语。不过,与受到直接殖民统治的“热带”地区不同,中国寄生虫学基础主要是19世纪下半叶由医学传教士奠定的。就中国而言,医学传教是生物医学化和热带医学的主要推动者,这使帝国主义和新教传教之间错综的共存关系更复杂了。本文基于英国驻福建长老会的历史,分析了医学传教、热带医学和帝国主义之间的暧昧纠葛。在这一背景下比较了福建、台湾和英国治下阿萨姆邦的情况。尽管传教士不是英帝国主义的官方代理人,但他们在与资本主义生产密切相关的、更广大的帝国装置中履行了相应职能。根据吉勒·德勒兹和菲利克斯·加塔利的研究,资本主义被视为一种具有创造力的机器,其基础元件极具多样性。本文主要探讨了被帝国主义同质化的认识结构,以及医学传教在相应的认识迁移、寄生虫学研究和医学知识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英国长老会热带医学福建省帝国主义中华博医会

导言

年,随着传教组织与工业资本融合,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这使得中国医学传教工作的科学取向受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