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魅影漾杭城
——记杭州版《艺术家的生涯》 的台前幕后(下)
在桃红柳绿、静影沉璧的西子湖畔,一场百年经典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正轰轰烈烈地优雅上演。这部由意大利著名戏剧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传世经典,经由中国歌剧艺术人的共同努力,正以更加紧扣时代、贴近观众的形式,重现经典艺术魅力。来自一个世纪以前的西方浪漫气息,如何在东方古都杭州焕发出新鲜的芬芳?本期《文化风情》,继续聚焦《艺术家的生涯》的台前幕后,爱好歌剧的观众也可以跟随我们的镜头零距离地感受其魅力。
千年的人文西湖、年轻的杭州爱乐乐团、顶尖的歌剧艺术家,百年经典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优雅地绽放在我们眼前。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至美的歌剧演出,更是将一百多年前巴黎左岸朝气蓬勃的艺术气息带到了东方古都——杭州。跨越时空、国界、语言的界限,一同欣赏这部经典歌剧,这是当代歌剧艺术家和爱好者们共同的幸运。当杭州大剧院的帷幕缓缓开启,大家在同一空间、共其呼吸,一同陶醉于“西方音乐皇冠上的明珠”——歌剧的非凡魅力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然而,如何将西方艺术瑰宝引入中国?如何真正地赋予剧院以艺术灵*?这是中国当代歌剧艺术人所要面临和解答的问题。歌剧是融合了音乐、文学、舞蹈、舞美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也是剧场艺术形式的最高体裁之一。然而,由于中西文化、历史、语言的差异,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歌剧似乎还有些陌生、甚至“曲高和寡”。但这次访谈中,参演的艺术家们坚信:以歌剧这样经典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类共同的感情,一定能够在中国找到共鸣,并且落地、生根、开花……而令我们乐观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走进剧场来了解这门经典艺术。
当西方艺术形式与中国本土文化联姻,会结出怎样的丰硕果实?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在访谈中说道:“艺术没有国界,但应有民族属性。”中国的歌剧艺术家正用他们的行践印证着……张建一老师回忆起当年中国原创歌剧《原野》在华盛顿歌剧院演出的盛况,他说:“当时《原野》应邀连续上演了12场,场场爆满……”由此,他深切地感受到:繁荣发展我们自己的歌剧才是最重要的使命。
历年来,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歌剧《牡丹亭》、《白蛇传》等作品,既惊艳了国际歌剧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歌剧繁荣发展的光明前景。其中,《白蛇传》取材于中国神话传说,由华裔音乐家周龙作曲,在作曲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戏剧元素。2011年,这部歌剧征服了美国普利策音乐奖,终结了普利策音乐奖华裔音乐家缺席的局面。
随着越来越多歌剧艺术家的努力,他们在引进、学习和借鉴西洋歌剧的过程中,汲取了西方艺术精华,也不断繁华和发展真正属于中国,而又立足于国际舞台的歌剧作品。此次杭州音乐会版本的《艺术家的生涯》虽已精彩落幕,但我相信关于歌剧艺术民族化、本土化的探索脚步却依然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