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召开争端解决机制例会,墨西哥代表个成员递交了提案,要求重启世贸上诉机构,并填补法官空缺。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以及圣卢西亚也是共同提案方,提案共获得了个成员支持,占比接近八成。
但是该提案再次被美国一票否决,美国代表重申反对立场。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美国的反对,WTO上诉机构在年前后重启的目标可能很难实现。上诉机构是WTO的主要贸易争端裁决机制之一,由7名大法官组成。
但从年12月11日起,美国就开始阻扰WTO上诉机构大法官的正常遴选程序,导致多起案件无法审理,上诉机构一直处于停摆状态。到了年11月30日,最后一名大法官也正式卸任,上诉机构正式宣布瘫痪,这对WTO的运作以及全球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WTO各成员多次召开会议,试图重启上诉机构法官遴选程序,并且在WTO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达成了《MC12成果文件》,强调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机制的重要性,并且承诺在年之前建成一个成熟的争端解决机制。
但由于美国的连续阻扰,这份成果文件的实施变得十分困难。WTO原本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极力推动成立的,以WTO为核心,世界各国共同打造了一个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经济能够维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且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WTO功不可没。但最近这些年以来,美国对WTO越来越不屑,连续57次阻止上诉机构重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么美国这么做的原因何在呢?
美国阻止WTO上诉机构的正常进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条是,WTO已经成了一个相对公正的国际组织,而不再是美国以及少数西方国家的御用工具。WTO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全球化。
当时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消除贸易壁垒,就能让美国的商品轻易占领各国市场;如果有其他国家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美国可以动用争端解决机制对其进行制裁。说白了,当时的WTO,被美国看成是加强自身经济优势的一个工具。
但后来的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中国等国家快速发展,美国国内市场反而被中国等国家的商品占领。中国在WTO的框架下,多次发起对美国的贸易诉讼,并且得到了WTO和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发现WTO成了自己的束缚,于是屡屡破坏WTO正常运作。简单来说就是,在经济上的优势逐渐丧失之后,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倾向于通过关税等手段来保持美国经济优势,但这些是违反WTO原则的,如果其他国家提起对美国的贸易诉讼,那么美国有很大概率会输掉官司。
事实上,美国近些年发起的对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制裁,绝大部分都属于违法行为。为了避免被抓住把柄,美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阻止WTO上诉机构的正常运行。可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式作风。
美国整天把自由、公平之类的概念挂在嘴边,但如果这些原则与美国利益发生冲突,美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抛弃,哪怕是与全世界逆行也在所不惜。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诉机构停摆期间,中国、欧盟等成员已经建立起了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代行上诉机构的部分职能。但有美国的存在,人类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又要继续浪费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