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讲你不知道的。
有文字记载以来,任何一种追根溯源,毫无例外指向一个地方——昆仑。从古至今,历代修仙问道、天子帝王、文人骚客,曾经都试图寻找昆仑,但都无功而返。昆仑就像一个永远不能解的谜,万古不得真相。
赫赫我祖,来自昆仑——古人曾如此傲娇的诉说着昆仑情怀。五千年来后人都视昆仑为龙脉之源、万山之祖,凡及宇殿天都、神话传说,根由缘来无不关联到昆仑。考古范围从中国到古埃及,到非洲,甚至漂洋过海到欧洲,各依一个论据指出大昆仑是这座山脉,或是那座山脉。
找啊找啊,找了几千年,“昆仑”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影响之大,传播之广,受众之多,就具体事物而言再无之一。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谜团——“道”,这个就更难了,经历无数圣人,设计不同仪轨教理,仍然还是个谜,尘世只落得个阴阳二气、恒道大道。
昆仑山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真是困惑了古往今来的无数过客。屈原都要仰天长问:“昆仑悬圃其尻安在?现世,有的证据支持*的喀喇昆仑;有的证据支持昆仑山是今天的祁连山等;有的证据论证昆仑根本不在中国,而是非洲、欧洲等地;莫衷一是,于是有的群体干脆否定昆仑不存在,是虚构的神话;反之又干脆肯定昆仑不在地球,而在四维空间。
人,凡事只有在肯定和否定之间,依附一个理由或逻辑,做了绝对选择,才会在这件事情上解脱,但不代表得到了真相。对昆仑的认识如此,对道的了知如此,人生观、世界观如此,做人做事如此,整个芸芸生者无不如此。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广义的昆仑不在地球上,根据各典籍的描述,昆仑太大,地球根本装不下昆仑;其次是昆仑跟地球一定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任何一种追溯源头,逃不出昆仑。
对昆仑的研究资料和成果积攒成山,每一种成果都做到了证据收集、推理论证,完美。我时常惊叹于我们人类竟然可以将任何一种“谬论”尚或“真理”证明得令人无法反驳。
地球上的昆仑山,根据证据支撑的有好多个。其本质是先有“昆仑”这个名字之后,但是又不知道他在哪里,于是前人和后人,看看这里觉得像,就说这个就是昆仑山,看看哪里又觉得像,就说昆仑山是这个。类似情况有“蓬莱”“香格里拉”等地。现世好多专家的研究就更繁乱了,还不及民间一个昆仑侠女。
秦始皇自命皇帝后,派人到处去寻昆仑,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墓里有些线索,得等考古之后。我们熟悉的是派徐福寻找蓬莱等仙境求长生不老药,结果徐福跑到日本,一去不返。后来的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寻找昆仑山。据史记记载张骞溯*河源,找到一座玉田附近的山。回来和武帝一对书上的相关信息,说这就是“昆仑山”。就这样,地理上昆仑山首次被后世命名。
昆仑的记载,主要是《山海经》《水注经》《禹贡》《淮南子》等种种古藉。如果通过这些古籍寻真相,是不可能的,因为“书”早已是不得已之“器”。后世很多文化的诠释,总以古书给出的答案说明某种正确,引经据典以令人无法质疑,已成现象。事实上,只能通过“书”的蛛丝马迹导引、探索、求真。以人观书,人书具迷;以书观妙,嗔痴遁形。
“昆”和“祁”都有指天之义,尤其这个“昆”就是“苍穹”状,这涉及到银河系总设计的问题,说开了复杂。“穹”就是圆形,昆处于上部圆,昆又可以是圆的总称,书就传述了不同的名字:昆仑丘、玉山、昆仑虚、昆仑墟等。古书传述昆仑山分三层,下层樊桐、中层玄圃,最上层叫层城,这个说的是非地球上的昆仑;又有传述昆仑是天梯或叫天柱,连接天的,这个说的是地球上的昆仑。
神秘遥远的昆仑,众说纷纭的原因是都是“绝地通天”后路听途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颛顼系的绝地通天,以及那场印刻在人类共同记忆里的大洪水。尽管如此后世还是有人到达过,《穆天子传》记载了周穆王到过。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