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洲媒体报道,受两国贸易冲突升级影响,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运营商成本激增。考虑到新冠疫情已经导致物资供应链“不稳定”,澳大利亚相关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进一步攀升。
许多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尽力在寻找第三方供应商,但是现实情况是,在没有中国供应链参与的情况下,保障业务正常运营仍然非常困难。
澳洲限中国产品,实为给自己挖坑
代表进口商的行业机构,货运和贸易联盟(FTA)负责人保罗·扎来(PaulZalai)指出,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对中国进口商品启动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涉及管材、铝制品、钢质屋面和墙板等。
Zalai说:“除了现有已适用于中国钢铁和铝制品的征税基础外,澳大利亚相关企业面临的倾销税成本高达90%。”
受此影响,澳大利亚进口商不得不寻求中国之外的供货渠道。
HuntHuntLawyers律所合伙人拉塞尔?威斯(RussellWiese)说道“反倾销税的潜在威胁给中澳两国贸易造成了寒蝉效应。”
Wiese表示,贸易冲突被一些组织利用,成为威胁竞争对手的一种工具。
据其透露,有两家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澳大利亚公司收到来自竞争对手有关“反倾销调查”的威胁。“受此影响,澳大利亚进口商使用中国商品同本土制造商竞争的意愿大大降低。”
澳大利亚百货零售商Myer前老板BernieBrookes(下图)控股了手袋和珠宝快时尚品牌Colette的90%股权。他说:“毫无疑问,中国供应渠道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稳定和不确定。”
Myer百货前首席执行官BernieBrookes,图/澳洲人报
其表示,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导致可用装船数量大幅减少,公司补货时间表至少延迟一周,“大量订单积压。”
Brookes曾任Myer的首席执行官直至年为止。他说,Colette在中国有八家主要的供应商,并打算持续用下去。但是,整个供应系统出现延期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不过,Brookes表示中澳之间日益加剧的地缘*治紧张局势并未蔓延演变成供应困难,“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敌意。”
但是,他也表示会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