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扶霞·邓洛普没想到,自己写给英语世界的中国菜谱,在首次出版20年后,居然兜兜转转以中文版的形式,被译介回中国。
书的名字叫《川菜》,低调得让人没有任何想法,但刚一出版,便火速飙升为年开年后最受欢迎的美食书籍。魅力何在?也许与扶霞·邓洛普的个人经历有关。
年,扶霞到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学习,在那之前,她已经学过两年中文,并且曾经短暂地停留成都几日,当地菜肴丰富的味道和温暖的色调,令她心旷神怡。因此,当最终有机会申请前往成都留学时,她心里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填着表格上那一栏栏的项目、编着堂而皇之的理由时,我心里想的是鱼香茄子、豆瓣酱红烧鱼、火爆腰花和花椒的香味”。
到成都后,前两三个月,在应付学校课程的同时,扶霞一直在“抽样”品尝街头的小吃和美味。不久后,她摸进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了那里的一名旁听生。一年后,在四川大学的学业结束,扶霞正式注册,成为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在籍生。接下来的三个月,她每天都和四十五个四川小伙子以及两个年轻姑娘,一起学习烹饪。
扶霞学得一丝不苟。上午,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学习烹饪理论,比如原材料的挑选、调味、火候,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接着,到操作间看老师示范操作。在扶霞看来,整个过程轻松自在,充满艺术家的优雅。下午,是同学们的实战练习,备菜、洗菜、切菜,上锅操作,互相观摩切磋,其乐无穷。
以此为开端,扶霞深入探索四川腹地的美味,研究各地的菜肴和烹饪传统。在牛津长大,并取得剑桥大学英国文学学士学位的学霸扶霞,从此变身专业吃货兼厨师。
回到伦敦以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扶霞·邓洛普身体力行在自家厨房里做中国菜。为了“厨事顺利”,她还特意从成都文殊院附近的一家商店里请了灶王爷,供在伦敦家中厨房。扶霞烧饭,还烧出一系列副产品:先后写出了英文版《川菜》《鱼米之乡》《鱼翅与花椒》等情节满满、细节丰富的“菜谱”。
扶霞的“菜谱”,不同于中国市面上常见的菜谱。以《川菜》为例,全书涵盖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川菜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大众熟悉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只有四川人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一应俱全。扶霞不仅介绍食材、配料、香料、料理窍门,还郑重推荐各类锅碗瓢盆厨房用具。此外,关于川菜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以及与川菜相关的人文风貌,扶霞也一并收入笔下。
《川菜》出版后,在英语世界畅销二十年,获得一系列荣誉。让扶霞没想到的是,这本书也吸引了她一位生活在伦敦的中国朋友。她问那位朋友,作为中国人,到底为什么要用一个英国人写的中餐菜谱。朋友回答说,虽然知道这些菜肴应该是什么味道,但从小就没有学过做菜,而现在,每当她给人在香港的妈妈打电话要菜谱时,妈妈总会说“加少许这个,加少许那个”,说得太模糊了,没有参考价值。
没错,读《川菜》,就好像扶霞是在面对面、手把手,把她的满身绝技传给你。借着《川菜》中文版大热,现代快报读品周刊记者对话扶霞·邓洛普,探究中国饮食文化西式传播的奇趣路径。
白雁/文
对话
袁枚的《随园食单》对我启发很大
1
Q
读品:中国有很多菜系,最合你口味的是哪种?请点评一下你熟悉的几种菜系。
扶霞·邓洛普:中国菜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种类繁多的美味佳肴。通常来说,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惊奇地发现全新的食材、烹饪方法和食物。当然,川菜是我的最爱之一。川菜是我在中国菜里的“初恋”,它的口味和食材都非常丰富,创意无限,所以从来吃不厌。我和川菜有缘,这辈子注定分不开。
我最早研究的是川菜,那之后,也在探索中国其他地区的美食。我特别喜欢江南地区清淡、调和的味道和出色的食材,当地的烹饪文化对我来说是了解中国古典美食的一个窗口,部分原因是中国许多著名的美食作家都生活在这个地区。比如林洪、袁枚、苏东坡、李渔。绍兴美食令人着迷,而杭州已成为我在中国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此外,云南的美食因其多样性而与众不同,而中国北方和西北的精致面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川菜》
扶霞·邓洛普著何雨珈译
中信出版集团
Q
读品:你最拿手的中国菜是什么?如果周末和家人朋友聚会,由你掌厨做一桌中国川菜,你会做什么?
扶霞·邓洛普:我最拿手的菜肯定是几道典型的川菜,比如说麻婆豆腐、鱼香茄子、宫保鸡丁,这些我觉得我做得不错。如果周末请客,我通常会做一些凉菜,比如说姜汁菠菜、凉拌鸡、青椒皮蛋、炝*瓜等等;还有一个烧菜,可能红烧肉、东坡肉或者四川红烧牛肉。基本上,每次都要做麻婆豆腐和鱼香茄子,没有这两道拿手菜,客人会给我提意见。还会有一份青菜,还有可能做一条清蒸鱼。如果客人是华人,我会再加一份汤,如果是西方人,汤就不那么重要啦。饭后,我通常会按照西方人的习惯,上一些甜点,比如巧克力、水果等等,当然,这是从外面买的。
扶霞·邓洛普受访者供图
2
Q
读品:20年前,是什么机缘让你写出了《川菜》这本书?
扶霞·邓洛普:年,我在四川大学读书,当地的美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英国人几乎对此一无所知。那时候,伦敦没有真正的四川餐馆;伦敦的大多数中餐馆只提供广东美食。所以,我当时就决定尝试着写一本书,把四川美食介绍给英国人。我向六家英国出版社提交了动议,但他们都拒绝了,他们说英国没有人会对这样小众的东西感兴趣,尽管我努力向他们解释,说四川的面积与法国差不多,那时候四川还包括重庆在内。一年后,我写了一个更好的提纲,提交给了两家出版社,结果他们都乐意出版这个选题。我想,我很幸运,能找到一家愿意为我这个无名小卒的一本完全陌生题材的美食读本冒险的出版社。
Q
读品:英文版《川菜》出版已经20年了,这本书的读者都是什么样的人?你和这些读者有过直接的交流吗?他们对这本书的内容反馈如何?
扶霞·邓洛普:《川菜》第一版于1年发行时(美国的第一版于3年发行),我的读者主要是“美食家”——对食物有特别或专业兴趣的人。我注意到,许多美食评论家、厨师和旅游记者都通过它来了解四川美食。也就是从那以后,四川菜在西方国家变得越来越知名,越来越受欢迎,所以,我觉得《川菜》的读者人群如今更加扩大了。这也正是我要更新老版《川菜》的主要原因——增加新的菜谱,增加更多的照片,让新书看上去更漂亮,及时地反映这些年来四川菜的发展变化。
因为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我有机会和我的读者们进行大量的直接交流。许多读者向我展示他们自己做的川菜的照片,当然都是根据我书里的菜谱做出来的,也有人发信息问我具体怎么操作,也有人向我表示感谢。真的很有趣!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人告诉我,这本书使得他们居家几个月的无聊生活有了亮色。
Q
读品:你在书里提到,英国65%的家庭都有一口中国炒锅,我很好奇,这口中国炒锅通常会用来做什么菜?
扶霞·邓洛普:这个令人吃惊的统计数据,来自美国华裔电视主厨肯·霍姆(KenHom),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了一部电视系列片,向许多英国人介绍了中国美食,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我认为正是通过他,英国人了解了“炒”的概念。就我了解,我的一些英国同胞很乐意按照中餐烹饪书来制作正宗的中国菜,最近几年,此风尤甚。但也有很多人可能只是用这口炒锅来做所谓的“炒菜”——把肉和蔬菜切成小块,然后放进锅里炒。英国的超市出售各种各样的“炒酱”,人们可以买来和食材一起下锅炒,这让烹饪变得很容易。可以称之为简化的中式烹饪。在我来中国之前,在我了解真正的中国菜之前,我有时候也这么干,比如,买一些鸡胸肉、甜椒和豆芽,放进锅里“炒”。
扶霞的厨房,灶台上方供着灶王爷
3
Q
读品:你在书里提到了一些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有关的人和书,比如袁枚的《随园食单》,比如苏东坡和他的“东坡肉”,你是怎么了解到他们的?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书籍和人物,你还知道哪些?
扶霞·邓洛普:为我的书搜集和整理材料时,我发现,总会在相关的中文书籍里读到袁枚和苏东坡,自然而然地,我就想更多地了解他们,以袁枚为例,我就找他的原作来看。他的原作对我启发很大。袁枚的《随园食单》,既是中国烹饪理论的有用资料,也是很好的休闲读物。此外,我最喜欢的古代美食文本,是《吕氏春秋·本味篇》中的篇章。在我读过的所有语言当中,它对烹饪艺术的描写,美到无可比拟。
Q
读品:听说《鱼米之乡》中文版也即将出版,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
扶霞·邓洛普:这是一本有关江南地区饮食传统的书。我第一次对江浙地区产生浓厚兴趣,是在8年。我去了杭州一家名叫“龙井草堂”的餐厅,店主戴建*当时正致力于展示和保存当地的烹饪传统,这是有趣而且有意义的工作。再说一次,我之所以想写这本书,是因为西方人对这个神奇的美食地区几乎一无所知——可用的英文资料很少。我希望更多的人开始欣赏浙江和江苏的美食,以及中国丰富的美食历史传统。
扶霞的餐柜
Q
读品:比较中国和英国的饮食文化观念,在你看来,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扶霞·邓洛普:区别太多了,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但是,也许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的健康和医学理念与美食理念密不可分:阴阳、养生、上火/去火,这些概念是中式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英国却鲜为人知。
Q
读品:未来还有什么计划?
扶霞·邓洛普:目前正在写一本新书,还想写更多有关中国菜的书!这事妙不可言,魅力无穷,并且总有新东西等着我去学习。
本期人物
扶霞·邓洛普英国人,中文名叫邓扶霞。成长在英国牛津,曾在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在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年获得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奖学金,在四川大学交流学习一年。之后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专业厨艺,成为该校第一位外国学生。扶霞研究中国烹饪及中国饮食文化20余年,她把自己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写成了书,著有《川菜》《鱼米之乡》《鱼翅与花椒》等。
编辑:张垚仟
?copyright读品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大读家
邵丽
程杰
吕德安
许钧
冯骥才
王尧
万玛才旦
王彬彬
*子平
田晓菲
赵本夫
贾雷德·戴蒙德
夏维中
路内
赵敦华
杨雨
迈克尔·伍德
戴建业
蒋广学
于坚
徐风
张维为
高峰
李良玉
张生
何袜皮
贾樟柯
*荭
范金民
臧棣
李修文
陈应松
潘向黎
西蒙·范·布伊
多米尼克·西戈
严歌苓
格非
许子东
鲁敏
马原
叶舟
葛剑雄
韩青辰
张纪中
叶兆言
闻人悦阅
刘震云
白先勇
阎连科
池莉
张怡微
朱德庸
韩松
马伯庸
笛安
李洱
梁晓声
王大进
孙甘露
包慧怡
郭爽
刘晓蕾
孙频
孙惠芬
祝勇
班宇
毛尖
吴俊
陈楸帆
蔡骏
叶弥
*菡
刘亮程
迟子建
徐则臣
顾彬
刘东
理想国
何同彬X张定浩:我们该以何种方式与传统对话l读家对谈
张炜:苏东坡身上保存了“真正的人”的全部元素
何同彬X郭爽:远行人,能否带我们“走出孤岛”l读家对谈
《红楼梦》私人阅读:拓宽“红学”边界
阎连科:如果说《她们》拓宽了现代性别的理论,我会很不安
吴钩:不去唐朝,我只想穿越到宋朝
初浪给后浪的十二堂传统文化课
编舟记:“苏版”中国好书的诞生
视频4·23相约玄武湖读不一样的人间四月天
叶兆言×余斌、毕飞宇×张莉、王安忆×张新颖
对谈,打捞作家的文学人生
口罩下的出版行业
图书编辑会被倒逼成视频主播吗?
90后作家周恺:时代与人的关系不应该是河流与苔藓的关系
汪*、张光芒
灾难文学如何回应现实
诗人之所以还能存活到现在那是因为他的诗来自灵*
三城记:文学让城市更美好
创意写作:文学祛魅之后创作何为?
秦淮河边那些事,“水太凉”只是故事的开头
文学苏*:青年作家和他们的新写作
庞余亮x汪*:从“背影”到半个父亲在疼
对谈视频
徐静蕾家族百年传奇
徐父潜心十年著《父亲的*装》
苏轼x李清照x赵允芳的非虚构
年前,他们也曾是流量小生和小花
苏童x阿来
现在公号新的推送机制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用户的阅读习惯来系统安排。希望大家多标注我们公号为“星标”,多点击一下文末的“在看”“点赞”,以及转发或留言。安静地陪伴就是最长情的爱,何况有书香氤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出国留学,费用是大家最先面临的问题。作为热门留学国家,英国留学一年要花多少钱呢?留学费用五花八门,除了学校高昂的学费之外,生活成本也是占据开支的一大部分。年初,英国知名学生理财平台发布了-20学年留学生在英国的学费及生活费情况。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英国留学学费本科留学生学费
-20学年,英国本科留学生一年学费在£9,-£39,不等,医学专业学费甚至可高达£61,,但是大部分专业的学费在£12,–£20,之间。
学费多少和课程时长也有关系,比如英国本科一般是3年,但部分地区如苏格兰,本科是4年,需要多准备一年的学费。
硕士留学生学费
硕士留学生费用从£5,-£35,不等,医学类专业稍微高些,为£47,,相对于本科医学类专业要便宜;MBA的学费可高达£57,。
和本科一样,硕士留学生一年学费大多也是在£12,–£20,之间。不过相比于本科,研究生有更多奖学金机会,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家的开支。
哪些因素决定了你的学费?
英国大学学费一般和学习专业、大学排名相关,比如文科类专业学费会低一些,临床医学类、商科等费用则要高一些。
排名高的热门申请院校,学费一般也更高。
一般来说,研究生学费要比本科学费高。
英国留学生活费英格兰地区
伦敦地区帝国理工学院位于英国伦敦地区,是英国的金融与*治中心,因此在消费方面相较于其他地区也会更高;根据帝国理工学院提供的数据,伦敦地区留学生的生活费大概为15,英镑一年,其中住宿费为英镑左右、餐饮费为英镑、出行费英镑每月、其他休闲娱乐费2英镑每月。
综上所述,帝国理工学院的生活费和住宿费大约在每年13万元人民币左右。
而同在伦敦的UCL则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相对于帝国理工较低。
根据校方提供的参考数据,UCL的生活费和住宿费大约在每年11.2万元人民币左右。
牛津地区尽管牛津大学所在的地区不在伦敦,但牛津城的花费绝对算是英国留学中的“贵族”了。牛津大学生活花费真的是因人而异的,根据牛津大学给出的数据,年度,牛津大学学生的生活费将在每月£至£之间。
其中包括了食物、住宿、个人花销、社交、学习费用及其他杂费。当然这里说的仅仅是普通生活那种,如果你过得很小资的,就完全不具备参考价值了。
牛津地区的生活费和住宿费大约在每年12.4万元人民币左右。
曼彻斯特地区曼彻斯特是英格兰五大城市之一,它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最适宜学生居住的地方之一。负担得起的生活成本使得曼彻斯特这个城市成为学生们既可以享受大城市繁华,又不必付出太多金钱的理想选择。
除了住宿费,交通费和餐饮费,其他费用包括书籍费,生活费,社交费用等。
由于曼彻斯特地处英国西北部,因此物价不算高,一般在曼彻斯特一年的费用需要15人民币左右。曼彻斯特有大型购物中心,有很多品牌及奢侈品,虽然说在曼彻斯特生活会很方便,但是也需要提醒一下爱购物的同学,控制一下自己剁手的冲动。
综上所述,曼彻斯特的生活费和住宿费大约在每年8万元人民币左右。
约克约克大学位于英格兰东北部风景秀丽的约克郡,校园在一个大型的风景优美的地带,校内的教学及住宿楼群环绕在一个大湖周围。约克郡内古迹名胜甚多,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矗立于此。约克市是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距伦敦和爱丁堡均为2小时的车程。从这里到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和曼彻斯特国际机场都十分便利。
如果你住在私人租赁的宿舍里,约克大学估计每年的生活费用在£到£之间。这些花费包含了租房相关费用产生、食物、通讯、网络、学习相关费用和社交费用等。总体来讲和曼彻斯特大学差不多,生活费和住宿费大约在每年8万元人民币左右。
南安普顿南安普顿市位于英格兰南海岸,景色秀丽,气候宜人,交通方便,距离伦敦大约80英里,一个小时的车程,距离希思罗机场大约需要一小时路程,可搭渡轮船去法国及许多欧洲国家。
由于英国南部的住宿费因为天气和旅游业发达等原因普遍高于北方,因此学校给出的所有生活费用包括住宿、饮食、服装、书籍等预算一年约£,其中住宿花费最高,将近£6,占了总花费的一半以上。
换算成人民币,南安普顿大学生活费和住宿费共计大约在每年8万元人民币左右。
苏格兰地区
苏格兰在不列颠岛北部,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约有60万人口,是苏格兰的工业重镇;第二大城市为爱丁堡。苏格兰地区的大学有格拉斯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
格拉斯哥大学格拉斯哥位于英国苏格兰西部,是苏格兰地区的第一大城市,同时是英国第三大城市。格拉斯哥大学在格拉斯哥市中心的东侧,地处清幽的居民区,在周边还有格拉斯哥大教堂(GlasgowCathedral)。
格拉斯哥大学简称格大,创建于年,是全球最为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环境非常优美,绿意葱茏,整洁干净,同时格拉斯哥大学还有许多属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建筑。这里的环境给学生们提供了最好的硬件设施,当然还有学术研究环境氛围。
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尽管格拉斯哥是著名的大城市,但生活费却相对较低,学校估计国际生每月花销为£。其中包含了住宿、食物、衣服、通讯、娱乐等花费。
综上所述,格拉斯哥的生活费和住宿费共计大约在每年10.3万元人民币左右.
爱丁堡大学爱丁堡除了有点冷,风有点大,还是非常适合居住的。meadows上还有樱花,春天会开,灰常美腻,这个季节,谈个恋爱,野餐,烧烤都很合适。
到春夏天开始变暖,出太阳的时候,成堆成堆的人就躺在这个草坪上。哦,对了,爱大主图就在这个草坪旁边。如果你愿意早起一点,就可以去图书馆抢靠窗的位置,学习真的可以是享受。
从城市尺度的角度说,爱丁堡城市也非常适合居住,街道的宽窄比较适合步行,从主校区走到爱丁堡的highstreet王子街只需要15分钟。
根据爱丁堡大学给出的标准,每个月的花费大约在1镑左右,也就是在爱丁堡的花费大约在一年10万元人民币。
威尔士地区
相对于英格兰的繁荣与都市化,威尔士在自然景致、风土民情及语言文化就显得更为乡村化,自然在花费上也更“淳朴”。
卡迪夫大学作为威尔士的首府,卡迪夫既是英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煤炭输出地和重工业中心。随着卡迪夫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业与服务业也在这个城市渐渐发展起来,古朴的民风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成了吸引游客的特色之一。
这里既有现代都市的繁华,又有古老城市的魅力,在英国,卡迪夫算是一个较为经济实惠的城市之一。卡迪夫大学给出的预算为每年花费为£,约合7.5万元人民币。比起牛津大学的花费预算简直便宜了一辆车啊!其中租房占了一大半,为£5多,但是包含了各种水电费bill在里面,总体来很便宜。
北爱尔兰地区
Marbles网站曾经评出贝尔法斯特是对学生来说最实惠的英国城市之一,比曼彻斯特、爱丁堡、利兹和纽卡斯尔便宜,生活成本比伦敦低28%。
贝尔法斯特大学根据贝尔法斯特大学给出的估算,学生一年花销为£-7,即不到6万元人民币。
根据目前的汇率情况:计划伦敦地区留学的同学,建议准备30~35万RMB/年的预算比较宽松。计划非伦敦地区留学的同学,建议准备25~30万RMB/年左右预算比较宽松。计划提前就读语言班的同学,建议准备2~3万/5周的预算,含学费及生活费。
-THEEND-
关于我们的团队深圳市加维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8年,致力于提供美国、加拿大、香港、新西兰、澳洲、新加坡、爱尔兰、圣基茨尼维斯、土耳其、葡萄牙、塞浦路斯、西班牙、希腊、保加利亚、安提瓜、瓦努阿图、格林纳达、圣卢西亚、多米尼克、黑山等各国移民和非移民签证服务,专办理投资移民及子女留学全套解决方案,以及各类亲属移民、婚姻签证全套咨询服务。-移民资讯rationcanwaycanwayi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