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全球素养框架》旨在为有意培养青少年全球素养的决策者、领导者和教师提供一个工具,用以解释、发展和评估青少年的全球素养。同时,该框架所包含内容也是PISA测试的基础。
全球素养是指青少年能够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当今社会,经济方式、数字技术、人口结构和生存环境的加速转变正在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将面临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习参与更多相互联系、复杂多样的社会逐渐成为一种迫切需要,全球素养在我们相互联系和多元化的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所以,经合组织专门为决策者、领导者和教师设计了这个全新的框架。
《PISA全球素养框架》发布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和技能司司长,“PISA之父“AndreasSchleicher做客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做了《数据告诉我们,学校可以办得更好》的主题演讲。演讲中,他结合年以来PISA测试数据解读了当前全球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将中国在PISA测试中的数据与其他教育强国相对比,在全球教育图景中分析我们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其专业解读,我们或可更好地了解PISA的意义和价值。
PISA是什么?
PISA是一种测试,用来评估学生的素养,每三年进行一次,共有超过50万学生参与,他们都是15岁的即将毕业的学生。
PISA跟以前传统的学校考试有什么区别?PISA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