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温得,5月27日(新华社)--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举行的为期三天的国际座谈会上,专家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正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为非洲法语国家的发展注入越来越大的动力和稳定。
非洲法语国家BRI会议聚集了数百名与会者,包括*治家、学者、中国企业代表和大学生。
中国驻喀麦隆大使馆参赞王东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旨在加强全球互联互通,提升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促进产能和装备制造领域的国际合作。
组织此次座谈会的中非法语国家观察站(ChinaAfricaFrancophoneObservatory)主席吉米·亚布(JimmyYab)表示,共同努力和合作共赢是BRI的主要特点。
他说,非洲法语国家的领导人应该利用这一举措来促进非洲大陆的发展,并补充说,“一带一路”是一种真正的双赢合作。
亚布在座谈会上说:“这种伙伴关系模式不同于我们以前所看到的。BRI不是发展援助,而是非洲和中国这两个伙伴之间的合作,伙伴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中国特别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这是发展,正如我们在本地区所说的‘路过,发展随之而来’。”。
雅温得第二大学经济学家兼研究员RonieBertrandNguenkwe表示,“一带一路”所做的贡献从实践上证明,该倡议是基于合作、利益交流和共同利益的。
Nguenkwe说:“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是不同的,在方式、双赢方式上都是不同的,事实上,我们并不觉得在伙伴关系中有某种支配地位,这是非洲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知道,情况正在发生变化,50年前看到的不再是今天看到的。”。
杜阿拉大学(UniversityofDouala)历史和经济讲师、专门从事发展合作的诺伯特·艾梅·梅林吉·阿伊西(NorbertAimeMelinguiAyissi)表示,“一带一路”已成为国际合作的热门平台,并不断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
他说:“这一倡议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希望事情会有所不同。非洲各国*府必须尽一切可能与中国合作,确保实现“一带一路”的目标。”。
杜阿拉大学非洲和比较哲学讲师路易斯·多米尼克·比亚科洛·科莫指出,“一带一路”是一种包容性的合作模式,旨在发展世界。
科莫说:“这是一个曾经是帝国主义受害者的国家(中国)的合作,这个国家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完全符合非洲的愿望。”。
专家们一致认为,由于参与了BRI,喀麦隆改善了基础设施,恢复了工业,创造了就业机会。
中国海港中部非洲分部总经理徐华江表示,全球化和区域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非洲国家应该接受。该分部曾在喀麦隆设计和建造了一些重大项目,包括克里比深水港和克里比-洛拉贝公路。
“只有开放、包容、包容、互联,才能创造互助互利。因此,有必要加强基础设施的“硬连接”和制度规则的“软连接”,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徐华江说。
研讨会于周三开始,讨论了经济合作、绿色发展、数字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和安全等五个主要议题。